《掌声》教学设计最新_掌声课文教案设计

2025-09-29 01:00:44未知 作者:3W范文模板网

根据提供的教学资源,以下是详细的分步教学计划:


一、教学目标

  1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通过学习《掌声》,使学生的自卑心理转变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,增强集体主义精神。
  2. 语言文字与表达: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,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,学会用具体的动作和语言描绘内心活动。
  3. 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:培养学生主动思考、勇于探索的精神,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
三、教具准备

  1. 多媒体设备(包括《掌声响起》和《爱的奉献》音乐)。
  2. 学生准备卡片(英子、刘小红花等人物及其相关句子)。
  3. 教具:课件、投影片、多媒体播放器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一、导入环节

  1. 问题引发
  2. 提问:“同学们,上周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取得了好成绩,我们都非常开心。但是,有时我们会被同学们的掌声所遗忘,你是不是也在为别人的掌声而感到迷茫?”
  3. 引出主题:掌声是需要被重视的。

  4. 引导思考

  5. 这里的“掌声”指的是什么?(指来自他人的情感或认可)。
  6. 又引出一个问题:“为什么掌声重要呢?”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。

  7. 板书目标

  8. 通过学习,学生会了解《掌声》中的相关内容,并学会用语言描述内心感受。

二、精读第一自然段(“第一次掌声响起”)

  1. 引导阅读
  2. 小组讨论:找出与文静相关的句子,认真读出字音,理解其含义。
  3. 评价各小组的读书情况和效果。

  4. 板书内容

  5. 内容:描述了第一次掌声响起的情景,以及英子的心理变化(自卑、痛苦)。
  6. 板书重点:首次感受(惊讶、困惑)、第二次感受(鼓励与信任)。

  7. 小组合作探究

  8. 每组确定一个核心问题,如:“第一次掌声响起有什么变化?”、“第二次掌声比第一次更能引起什么情感?”

  9. 汇报展示

  10. 选两组小组汇报,对比他们的阅读结果和见解。

三、精读第二自然段(“英子站在讲台上”)

  1. 引导阅读
  2. 小组讨论:找出与文静相关的句子,认真读出字音,理解其含义。
  3. 评价各小组的读书情况和效果。

  4. 板书内容

  5. 内容:描述了英子在讲台上的表现,以及内心的转变(从自卑到快乐)。
  6. 板书重点:第二次掌声带来的鼓励与信任,但更引以为喜的是鼓励与激励。

  7. 小组合作探究

  8. 每组确定一个核心问题,如:“第一次掌声带来什么情感?第二次掌声带来什么?”、“英子在讲台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之处?”

  9. 汇报展示

  10. 选两组小组汇报,对比他们的阅读结果和见解。

四、精读第三自然段(“第二次掌声响起”)

  1. 引导阅读
  2. 小组讨论:找出与文静相关的句子,认真读出字音,理解其含义。
  3. 评价各小组的读书情况和效果。

  4. 板书内容

  5. 内容:描述了第二次掌声响起的情景,以及英子的心理变化(从鼓励到点燃希望)。
  6. 板书重点:第二次掌声带来的不仅是鼓励,更引以为喜的是激励与勉励。

  7. 小组合作探究

  8. 每组确定一个核心问题,如:“第一次掌声带来的影响是什么?第二次掌声带来的影响又是什么?”、“英子在教室里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之处?”

  9. 汇报展示

  10. 选两组小组汇报,对比他们的阅读结果和见解。

五、精读第四自然段(“第一次掌声响起”)

  1. 引导阅读
  2. 小组讨论:找出与文静相关的句子,认真读出字音,理解其含义。
  3. 评价各小组的读书情况和效果。

  4. 板书内容

  5. 内容:描述了第一次掌声响起的情景,以及英子的心理变化(自卑、忧郁)。
  6. 板书重点:第一次印象中产生的紧张感与喜悦感。

  7. 小组合作探究

  8. 每组确定一个核心问题,如:“第一次掌声带来的感受是什么?第二次掌声又带来了什么?”、“第一次掌声带来的不同之处是什么?”

  9. 汇报展示

  10. 选两组小组汇报,对比他们的阅读结果和见解。

六、精读第五自然段(“第二次掌声响起”)

  1. 引导阅读
  2. 小组讨论:找出与文静相关的句子,认真读出字音,理解其含义。
  3. 评价各小组的读书情况和效果。

  4. 板书内容

  5. 内容:描述了第二次掌声响起的情景,以及英子的心理变化(从忧郁变为活动开朗)。
  6. 板书重点:第二次掌声带来的喜悦与点燃希望的效果。

  7. 小组合作探究

  8. 每组确定一个核心问题,如:“第一次掌声带来的影响是什么?第二次掌声带来的影响又是什么?”、“英子在教室里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之处?”

  9. 汇报展示

  10. 选两组小组汇报,对比他们的阅读结果和见解。

七、活动与总结

  1. 分组讨论
  2. 小组合作,讨论“第一次掌声”和“第二次掌声”的区别,以及如何在现实中应用类似的情境。

  3. 学生分享

  4.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。

八、课内延伸

  1. 小诗阅读
  2. 教师读小诗,学生齐读并思考:这些文字是否反映了生活中的类似场景?(如“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”)。

  3. 练习朗读

  4.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,感受文中的情感表达。

九、板书设计


总结
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学生不仅能够理解《掌声》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,还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,增强集体主义意识。

点击展开全文
你关注的
描写活跃的句子(描写活泼的优美句子)描写活跃的句子(描写活泼的优美句子) 妈妈母亲节文案_妈妈母亲节的文案妈妈母亲节文案_妈妈母亲节的文案 《沉默》 初中诗歌_沉默的诗《沉默》 初中诗歌_沉默的诗
相关文章
《掌声》教学设计最新_掌声课文教案设计《掌声》教学设计最新_掌声课文教案设计 信息系统自查报告_信息中心自查报告信息系统自查报告_信息中心自查报告 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理由最新_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理由50字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理由最新_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理由50字 王昌龄《何九于客舍集》唐诗及注释(何九于客舍集阅读答案)王昌龄《何九于客舍集》唐诗及注释(何九于客舍集阅读答案) 幼儿园讲述父亲节教案(幼儿园讲述父亲节教案设计)幼儿园讲述父亲节教案(幼儿园讲述父亲节教案设计) 校园一角作文500字校园一角作文500字